
「黃石湖」(Yellowstone Lake)位於黃石公園東南方,是黃石公園裏最大的湖泊,面積
約354平方公里、周長170公里 ,湖面海拔達2,357公尺 ,湖水最深度約118公尺 ,是
在距今約64萬年前,黃石公園發生了火山爆發,形成數百公尺深的巨大火山口,之
後逐漸被冰雪形成的冰河,擠壓推擠,改變了火山的地貌,而今日廣闊的黃石湖,
就是當年火山口的殘跡。
黃石湖西部突出的湖面像是拇指,被稱為西姆指(West Thumb),這裡約在十五萬年
前因地殼陷落而形成西姆指噴泉盆地(West Thumb Geyser Basin),四週分布很多噴泉
,噴泉是黃石公園的奇特景觀之一,其由來,據科學家的研究,在黃石公園地底下
的岩漿距離地表僅有3 ~ 5公里,因冬季的降雪極多,提供了豐富的地下水源,地下
水滲入儲存在岩層中,受到地熱持續的加溫由冷轉熱,沸騰後化為蒸氣、水柱,從
地表裂縫中噴發出來,就形成了「噴泉」,在噴發後,新的地下水又竄入地表裂縫
中,受地熱加溫又繼續另一次的循環,如此不斷的噴發,就是所謂的「間歇泉」,
此地已久未噴發,只有一窟一窟緩緩湧出熱水的美麗溫泉池。
這裡環繞噴泉周圍舖設了木板的步道,步道的兩側有許多泉池,靠湖邊的步道,還
可以欣賞美麗湖景,由於熱泉的蒸氣與湖水相結合,此地一片煙霧瀰漫的特殊景觀
,泉池皆以欄杆圍住,以免遊客靠近發生危險。
這裡也因為水溫的不同而形成多彩的面貌,藻類在溫度較高的池中生長呈鮮綠色;
相反地,在溫度較低的池中則呈橘色或棕色,如果是水溫太高的池水,細菌及藻類
都無法生存而形成寶藍色,此處因溫泉四處漫流,溫度變化快速,加上水的酸鹼質
及藻類的交互作用,而出現不同的漂亮色彩。
此地溫泉漫流,環境惡劣,但是四週依然有植物生長,野花處處,而且有小動物在
其間活動,展現堅強的生命力。
「深淵池」(Abyss Pool),它是黃石公園內最深的溫泉池,達16公尺 深,池水為寶藍
色,非常漂亮,從池邊步道向下望,深不見底,令人望之生畏。
地震儀池(seismograph Pool ),池水溫度達攝氏75度,池水清澈,在滾燙的熱水中仍
有藻類生長,池邊鑲著一圈漂亮的棕黃顏色。
黑池(Black Pool)最接近黃石湖,池水緩緩流入黃石湖,其實池水並不黑,池水也很
清澈,蒸氣迷漫,池邊也有藻類生長。
藍鐘池(Bluebell pool),這個池子較小,深藍的池水,鑲著浸蝕成白色的石圈,外圍
有綠草及小黃花陪襯,非常的漂亮。
平靜的黃石湖,有遊客泛舟釣魚,在此眺望遠處的阿布薩羅卡山脈(Absaroka
Range),峰峰相連,山頭有白色積雪,湖光山色,美不勝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