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圖/文/JY
淡水河岸一直是我最喜歡留連的地方,年輕的時候,淡水已經繁華褪盡,遊人
稀少,來往的交通工具,除了公路局客運就是火車,班次都不多,而且耗時甚
久,因為火車班次固定,時間好安排,最受青睞,從台北後車站發車,雖一路
搖晃,夏日天氣也很悶熱,由於車窗可以打開,火車行走間風就會迎面吹來,
另外窗外的風景也感覺近很多,田野景色一覽無遺,所以並不感到無聊,最重
要的是那時淡水房舍非常簡樸老舊,而且安靜不喧鬧,是郊遊散心的好地方。
後來幾度討論淡水支線鐵路存廢問題,因為台北市開放客運,火車營運不佳,
而且鐵路影響北市觀瞻和阻礙道路交通,在捷運系統啟動之時,北淡線因為不
需要徵地,又有可以立即施工等優越條件,就規劃改為捷運路線,當鐵路預期
拆除時,在懷舊氣氛下,突然掀起搭乘熱潮,淡水自此再度活躍起來,街頭又
擠滿人潮,致使老街舊屋紛紛拆除,新建築如許雨後春筍的興建,遮蔽了天際
線 ,而且沒有什麼特色,河岸也變得更人工化,尤其觀音山上濫伐濫建,使得
山 容如長爛瘡,讓人有不少失落的感覺,幸而淡水河的夕照和暮色依然迷人。
淡水河經過整治後,臭味減少許多,魚兒也慢慢多起來,白鷺鷥又開始在沙洲
間出沒,站在河邊看著鳥兒飛翔、嬉戲和覓食,心情也跟著愉悅起來,但萬鷺
群聚的壯觀景色,在它們棲地環境破壞之後恐怕很難再現,想當年淡水河岸號
稱鷺洲的蘆洲,白鷺蔽空,現在想看到鷺鷥身影竟然只有在市徽或捷運站的意
象裡,實在令人嘆息。
有河就有船,淡水河自古是重要航道,沿河有多處港口,古代可以一路上溯至
三峽、大溪,舟楫便利,帆影幢幢,薄暮時更添風采,自古淡江帆影就是著名
景色,如今河上除了渡輪,就是小型電動漁船和舢舨,當夕陽照在岸邊沙灘上
,閃耀著金光,波平如鏡,魚舟橫臥,雖少了帆影,魅力依舊,卻更增添了孤
寂的感覺。
淡水河岸最具特色的樹是高大的苦楝,秋冬時樹木枯槁,入春後枝葉開始茂盛
,三月間,正逢開花時,只見滿樹叢間都是漂亮小花,白中帶紫,而一顆顆黃
色的果實,更是可愛,春天時節來淡水河邊遊覽時,不妨駐足抬起頭來好好觀
賞一番。
淡水‧榕堤水灣餐廳
走得累了,肚子餓了,河邊有很多景觀餐廳,可以停下來小憩和用餐,
一邊享用飲料美食,一邊看著山嵐河景,是非常好的享受。
來到淡水河邊,當然是要坐船遊河,才能欣賞到更好的景致,在渡輪上遠眺河
岸遠山,夕陽照映下景色鮮明,近看浪花翻捲,水波粼粼,如此快意乘風,逍
遙又自在。
太陽斜照時,坐上渡輪往八里或漁人碼頭,都可以看到讓人讚不絕口的夕陽,
或是瑰麗絕倫的晚霞,兩地風情各有千秋,其中漁人碼頭,每到日落,情人橋
上及海堤木棧道上,都是人潮洶湧,立無虛席,有時天氣不理想 ,厚厚的雲層
遮掩住陽光,不過不用覺得掃興,站著或坐著,靜靜看著遠方雲朵不斷的變化
移動,也別有一番風情。
